北师大二附中官微

二附中校友基金会

【自主管理】

中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北京师大二附中  陈国治

 

一、释题:

“教育”其实质是有目标地培养人的过程。其目标性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对于客观外在和自身行为作用于客观外在产生的认识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对于个体在上述方面的期许和要求就是教育的目标,使这种期许和要求转化为个体的人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趋向则是教育的过程。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看,就是把国家和社会的期许与要求转化为学生发展的自我需求。这种突出的目标性强烈地呼唤着这个过程的实效性!怎样的过程最能作用于学生而产生积极的效果是我们开展自主性教育活动及其研究的根本考虑。

“活动”是教育过程的本身,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广义的活动从活动形式上看包括“想”和“做”,从活动的主体范围来看包括独立活动和集体活动,在学校的教育活动又包含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和没有明显学科划分的其他活动。本文所要探讨的“活动”则是强调“做”和紧密基于具体“做”的“想”,强调集体中的“做”及其对个体“想”的作用,主要地指学科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

“学生”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主体,另外一个主体是教师。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学生如何以及何种程度接受和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不同体现着不同的教育方式,“自主性”不但是对学生主体的承认,而且在双主体中强调学生主体的决定作用。以学生自主方式,实现其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律和自省。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教育工作的今天,重视学生自主性因素调动和发挥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实践层面如何的方法与操作,目前少有成果论及。这使得如何从实践层面开展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思考成为紧迫的需要。对中学生的教育尤其需要探讨这样的问题。

——这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现状的呼唤。现今的教育一定范围里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很疲惫,教师很辛苦,效果很一般,时常会出现一些“不讲理”的学生、“不服管”的学生、“表面听从,实则逆反”的学生、“家、校、社会中的道德表现各不一样”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的学生等等。这里存在的问题不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不投入、不负责,而是很认真的教育过程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会道德要求没有内化为学生人生发展的自我需要,故而对正确的道德劝戒、引导与管理不听、不信、不服、不践行。有教育过程,缺教育效果,病在教育方式:只有学生的行为和心智充分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学生自主被充分尊重),教育活动才能对其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教师对自主性活动进行恰当的设计和辅助引导,(教育的目标性被充分的重视),才能使教育活动对学生起定向性的积极作用。这就呼唤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而不是简单的学生自己活动,更不是简单的“学生的事情自己决定”。

——这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的需要。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个体获得独立地主动地适应社会的能力过程,中学生(12~18年龄段的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正处于“高度的自我意识与相对较低的情绪把握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对教育提出任务: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所以,中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应当是教育内容和目标之一,更是有效教育的基本方式。

二、基本认识

我们在开展中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中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并据此设计学校的实施方案。

自主性教育方式的有效实现需要学生主体的自觉参与,因此开展自主性教育活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实现从“自在”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从而培养出学生与其身心相应的主体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自主性教育活动需要学生主体的参与行为,而正如上图,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应当把根本任务放在作为“推动”力量的主体内在动力(需求与动机)的调动上。同样如图示,学生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并不是在师授生受过程的被动状态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以自我“行为”作用于“事物”而形成的主动认识基础上而产生的对人和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教和授只是这个主体认识过程中的“事物”因素,属于辨证法上讲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教师调动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才使教、授因素发生作用成为现实。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外部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主体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需要单独地作为第三个问题来考虑,以保证教育功能和目标的实现。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内在动力的调动

从我校的教育探索的总结来看,常用的有效方法有:

1.兴趣激发。

兴趣就是学生对进行某项活动的喜好情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历体验而已经产生的,学生进行这类活动的兴趣是自发的,无须教师激发,但是并非不可作为。教师应对这样的兴趣活动进行教育设计,让教育的点突出出来。这样既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进一步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喜爱的多种体育的、文艺的等活动设计一些比赛、表演活动,通过活动规则的制定、活动的筹备、各个活动环节的安排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细致塌实的作风、挑战困难的勇气、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气度,等等。

兴趣的另一种状态是,学生尚未体验过,但在外界环境的提示下,有能够获得趣味、愉悦或刺激感受的预期,并愿意尝试的一种喜好情绪。外在环境可以是同学、老师或者是学校的整体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激发学生新的兴趣,开展能够赋予一定教育目标的学生自主活动。比如通过欣赏国际大专辩论赛或者组织学生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从而将一些人生的、道德的、伦理的、规则的……话题变为学生自觉思考的命题。

好奇心是学生兴趣的另一原动力,很多常规教育可以在形式上打破常规方式,活动形式新颖化设计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般手段。通过设置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情景、不平常现象、道德冲突事件、引起矛盾的说法等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也是常用的方法。

2.目标激励。

理想、目标是产生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教师一般都很强调学生的理想教育,而真正有效激励学生的不仅是确立理想的必要性,更重要是实现理想的“看得见的”可能性。要分目标的类型(不同层次的集体目标、学生个体目标),在学生自主参与下确定合理的长远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分项目标。日常的教育应当具体地以阶段目标和分项目标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开动脑筋,设法行动,因为阶段目标是通过短期努力就能够“够得着果子”,分项目标则尊重了不同集体和个体的能力特点,允许差异,发挥特长,更加合理便易于实现。作为教育者,应当使得这些阶段的和分项的目标相互衔接,体现渐进性,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一定要有计划性。

另外,将我国社会价值要求(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融入学生的理想教育中,在将这个目标分解为前述阶段目标和分项目标时,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和结合学生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只有把理想与目标切入学生的人生课题(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才能是丰富的、具体的、有针对性和有吸引力的。

3.任务驱动。

教师把教育目标(一般是较为具体的但可以是多项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生需要完成的行为或思考任务,并为学生完成任务留有较大的自主决断、自主行动、自主思考的空间。任务是教师外加的,对学生形成一种压力(一定是其能力所及的),摆脱这种压力的最好方式是完成它,于是产生行动的内驱力。比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活动,教师可以在参观前为学生布置观察题和思考题,参观过程中以及结束要及时的分组讨论交流或书面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这样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会更加注意参观对象,获取信息多,从而不使参观成为旅游和休闲。再比如,班主任给学生写学期鉴定前要求学生自我总结和鉴定,并安排专门时间进行集体交流。

比如,我校每周有固定的团队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后的时间),要求支部自主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但内容与形式要求多样化,结构合理。具体做法是,要求各支部根据本班情况把团员划分团小组,各小组轮流承担每次团会活动的策划、准备和组织实施;每学期系列活动的整体安排由支委会在征求同学意见基础上统筹安排,由相应的团小组分别于规定的团会时间前一周完成准备;团会时间由学校集中使用或由支部各自使用的安排,在团委学期工作计划中予以明确,以便支部计划时间;团委则通过各团小组在活动过程中填写的《北京师大二附中团会活动方案暨记录表》对各支部活动在事前事后进行指导和检查。这样,有时间保证,有任务要求,有活动指导,有学生的普遍参与活动决定、准备和实施,从而使得活动的自主性和教育性有效结合。

4.团队竞争。

在建设一个集体或进行一项集体活动时,人为地将该集体再次划分适当的队、组,以在集体中营造一种团队竞争气氛。竞争中学生个体为了创造或保持团队的竞争优势会产生积极行动的动机。实践证明,在学校和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这种方法也是有效的。

调动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开展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而常常在一种情况下会运用到包括以上方法在内的多种。

(二)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外部环境的营造

如上图所示,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就需要外化为“行为”作用于“事物”而获得心理体验和主观认知,从而形成道德意识。行为的进行需要相应的条件即环境。就学校而言,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需要注意。

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时空环境是属于客观方面的硬环境,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计划应当充分为学生自主性活动留有时间是关键,否则,学生自主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漂亮的理念。软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师(整体与个体)对于学生自主活动的态度及行为反应。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中,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支持者,同时有允许学生失败和“出乱子”的宽容心态,因为学生自主性活动贵在自主探索和自主体验,负面经历也是完整体验的一部分,有时甚至需要设计一些挫折环节,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及行为的得失。

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某项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时,注意不要从促进者、指导者变为代办者,无形中让学生产生依赖性,这也是软环境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学校的集会或统一广播,班主任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摘要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也决不应做听会的二传手,要让学生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参加各种机会,既会提高集会质量,也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另外,作业是学生每天都面对的事情,一些学生在上课不听教师的要求(大多数布置作业时间是即将下课,学生心理浮躁时),却等候课代表写在黑板上,相当一些老师和班主任是比较认可这种做法的,然而是不可取的,因为作业记录是每个学生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的,应当自己负责。

学校一般能够提供的便利开展学生自主性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应当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比如我校近几届艺术节,从活动项目的选定、活动规则的制定到活动举办的组织和评选工作的进行,学生都充分参与。各项活动的组委会一般都是由一两名老师和若干名学生组成,各班在参与各项活动时也都发挥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每届艺术节仅参加各项活动主要组织工作(不包括班级内部的组织)的学生就有近百人。这既发挥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又使他们得到实践的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同时又使得活动的组织更贴近学生,通过他们实现师生的更好沟通,实现教育要求与学生自主活动的良好结合。尽管由老师直接制定方案并实施会比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工作要简单易行,但老师们都愿意选择后者,因为这是教育!

(三)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师引导与控制

自主性活动必须赋予教育性才是自主性教育活动。这要求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这种引导和控制根据需要可以在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实施。比如策划活动阶段对方案指导、实施活动中进行过程控制、教师直接参与其中、在活动进行中和结束时善于运用评价与反馈手段等等。

自主性教育活动的任务不是单纯让学生记住、理解某个理论,而是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体验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是其他主观认知和情感的基础。对学生自主性活动的引导,教师一定在活动(特别是学校大型活动——具有综合性,包含的教育点多)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感受表述,必要的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是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外化的过程,是对体验的整理和加工而形成内在理性认知和理性情感与态度的过程,是对教师教育意图的自发强化。

同样以艺术节为例。利用举办和参加艺术节的契机,要主动的因应学生在参与中的实践体验和感受,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各班根据自身参与的情况,都能发现教育的主题。在艺术节准备过程中,学校对各班主任老师提出要求与提醒。相当多的班级不仅认识到而且切实的去做了这样的工作。所以,在调查中学生谈到艺术节中的收获时,除了艺术知识得到提高和艺术能力得到展示与锻炼外,更主要的是收获了对周围同学的更深的了解,收获了对他人的理解、尊重、欣赏的心胸,收获了创作和成功的喜悦,收获了合作与创新的体验,获得了充分遵守和利用规则、发挥团队精神对于成功的意义之深切领悟,收获了对学校的更加热爱的情感……

学校教育活动是双主体互动过程,学生自主是与教师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相对的一个概念,对于具体的活动会存在自主的程度问题,这要由学生的智力、动机、知识的准备程度决定。因此,教师在考虑如何对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引导和指导,以及做到什么“度”时,首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准备情况,对准备工作要少参与多过问,对活动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需要引导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评价、反馈手段的运用,需要有两点注意:一是要同学生的自主评价和自我反馈相比较、相结合;二是在活动中出现与教育期待相背的行为或认知偏差时,除了明确指出并共同探析原因外,教师应当多运用“正面行为描述”的方法进行引导,不要简单的否定。这样的评价和反馈不是简单的评判与打分,而更具建设性。

四、实践的效果

实践的效果要从学生的状态和教师的满意度上来看。总体上说,我校学生自主活动的愿望和能力很突出。

我校目前的50个高中班级的学生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完成过多次主题性班会,半数左右的班级积极要求展示自己的主题班会。除学校统一安排外,所有团会活动都有学生自主设计、准备和实施,活动丰富,因此我校团组织近几年连年被评为区、市级红旗团委,并被团中央指定为“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校”。

学校综合大型教育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认可度高:就最近一届的艺术节而言,我们考虑获奖差异、年级差异、文理差异、普特差异等因素选取了12个班级进行了有关这一届艺术节的问卷调查,从统计结果看,有76.6%的学生对本届艺术节举办的成功度持积极评价,其中认为“非常成功”的占9.7%,认为“成功”的占37.9%,认为“较为成功”的占29%;有17.3%的学生对本届艺术节持中性评价;有5%的学生对本届艺术节持负向评价。

从大学的评价看,我校学生在自主性教育活动的效果上也有所体现:近两年我校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因为各种自主发展的水平和潜能被重点大学提前录取和纳入自主招生范围。比如我校2005届崔小粟、丁若男两位学生就因为其在学生电视台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均被北京大学确定为自主招生名额,可降50分优先录取(尽管她们基本可以不需要降分条件)。从进入大学后的情况来看:对我校2001届5班学生(主要分布在北大、清华、对外经贸、北外、人大、师大、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北京语言文化、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在大学表现的调查显示:担任各种社会工作的100%,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占48%,获得奖学金的有64%,获得三好生(或优秀生)的占32%。在重点大学(清华北大的有12人)学生中表现如此,是可以认为在自主能力方面有优势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学生自主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将面临新的情形和有利条件,当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实践措施。

 

                                                          

参考文献:

1.孙  敏  《激发学生成长欲望,引导学生自我完善》发表于《我们的精神家园——北京师大二附中班主任工作文集》p17(内部刊物)2004.10

2.王荣发   《主体发展——德育创新的主题》  载《光明日报》20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