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附中官微

二附中校友基金会

党校讲座——信仰的力量(叶如陵老先生主讲)


312200座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话筒前站得笔直,出口的一字一句都铿锵有力——他就是此次党校讲座的主讲嘉宾叶如陵老先生。

叶如陵,中共党员,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2013年当选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自1970年起,他志愿援助西藏医疗卫生事业达31年。2000年退休回到北京后,他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长期为社区老人无偿看病,开展健康咨询。有人曾问叶如陵老先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走过这么艰辛的一段路。叶老师回答,是信仰的力量。叶老师说,今天他的分享就是关于几十年来如何在信仰的召唤下一步步向前走的心路历程,他用自身经历阐述对信仰的理解。在他看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支援西藏医疗:叶老师说,他从1964年开始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进修,而当六年之后国家鼓舞各专业的人才去支援边疆建设时,怀着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党的信仰,他毅然决然地选了其中最难、最苦的一项——参加医疗队去援藏三年。

高原环境的恶劣在青藏公路奔波的途中已有所预示,可当医疗队真正抵达最终目的地,马查拉煤矿——海拔高达5240米的煤矿工作区,高原环境的特殊才一下向他们袭来,带给他们极大的不适应。叶老师回忆道,比起处身于令人听着就打颤的零下几十度严寒,高原反应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整日头痛欲裂,心跳突突地跳,手脚皮肤都是发紫的……

但凭借着对援藏工作的热情和毅力,最初的适应期过后,医疗队员们就都上任工作了。他们聚集在矿井附近简陋的地区,定期对煤矿工人进行检查,并对矿井里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抢救,保障工人们下井的安全。工作虽艰苦,却非常有意义。至今,叶如陵老先生还能回忆起当时矿长对他说的一句话,“有你、有你们在这儿矿井旁边守着,矿工们下井心里就踏实了!”一句朴实的话,却带给了他满满的感动与幸福,他深刻意识到——西藏需要他。

叶如陵老先生在这里付出了太多,同时也和西藏产生了太深的感情。临走之际,面对当地领导的挽留,原本行李都打包好了的他又犹豫起来。他说,自己当时再三纠结,最终反思决定“像我这样的医生,在北京太多,在西藏却太少。我还是应该留下来,藏族人民需要我。”可谁也没想到,这一留,便促成了他对西藏医疗31年的守候和建设。

1973年底,叶老师被调至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尽管作为一个省级医院,当时的医疗设施和水平却非常简陋,全院甚至找不出一个脑外科医生。所以伤及脑组织的病人,大部分都只有死的结局。他开始自主申请对神经外科的研究,奔波进修后回医院成立了脑外科研究小组,大大推动了西藏脑外科事业的发展。他还开展了深入的高原医学研究,并成立医学院将自己所知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们,将他们培养成成熟的医生,走近西藏的更多角落。谈到这里,叶老先生十分骄傲地说,自己称得上是桃李满西藏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开展,西藏地区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更是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叶如陵也被任为副院长,在之后更是与协和医院进行合作,使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大大增强,为西藏人民的安全带来有力保障。他在医院的一位学生曾深情地说:“叶老师,医院的发展和壮大,融入了您的心血与汗水。”

此外,西藏地区的干部工作艰辛,在日常奔波途中夜晚甚至难以找到休歇、吃饭的地方。在叶老师的建议下,西藏卫生厅成立了干部保健处,他是第一任处长,并曾任过四年胡锦涛总书记的保健医师。

“在高原上,最缺少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叶老师如是说道。这种精神是奋斗精神,是乐观精神,更是闪耀着的奉献精神。在高原的艰苦环境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信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心血,为西藏地区医疗条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精神正是叶老师所秉承的雷锋精神——向“上”的人生姿态,向“善”的价值追求。

叶老师说,他这一生做了两个重要的放弃,三十年前,放弃在北京的工作研究,去西藏支援;三十年后,放弃多家大医院的返聘,转而投身于社区服务。

投身社区服务:2000年回北京后,有多家大医院高薪返聘他,但叶老师拒绝了,他决心做一名大众医生,在社区里为老人们看病。

红十字会送给他一辆房车,他成立了爱心小屋,在社区无偿坐诊。社区里的老人们有任何头疼脑热,或是疾病突发,都会向叶老师求助。听叶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那些在社区里志愿服务的故事,言谈间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对生活、对人民真挚而热切的帮助与爱。叶老师笑着说,在社区里一位大婶的宣扬之后,其他社区、甚至是外地的病人都来找他看病。

不止于此,叶老师志愿服务的脚步遍布各处。他参加奥运会的志愿工作,协助急救培训,参与马拉松赛事保障……他也因此获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2008年北京十大志愿者、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北京社区志愿者之星、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首席讲师等等荣誉。

那些志愿服务的故事瞬间,叶老师如数家珍。年近八十的他,依然始终如一地为人民奉献,其中几多坚守,几多忘我,令人动容。

讲座结尾,同学们对叶如陵老先生报之两次由衷而热烈的鼓掌。几十年的不忘初心,在关键抉择前的咬牙坚持,叶如陵老先生心怀信仰与热望,坚定地向前走,他也将这份力量深深传递给我们。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