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校园讲座日简讯
5月10日下午,六名教授专家来我校参加讲座日活动,讲座前曹校长接待了各位专家,并与教授专家交流了我校讲座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讲座日活动,我校高一高二共有571名同学自愿选择喜欢的讲座来聆听,也有部分教师参与进来。讲座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会场气氛热烈,真正给学生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日活动有四场讲座是我校高一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提供,在此表示感谢,期待新学期更加精彩的讲座。六场讲座简介如下:
一、题目:石墨烯和碳时代,地点:三层西公用教室1
讲座人:杨晓晶 博士、北师大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碳家族而主要介绍其最新成员——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应用,从而说明为什么从材料角度说我们进入了碳时代和为什么国家要将石墨烯打造成先导产业。
二、题目:空气、饮水与健康,地点:三层东录课教室
讲座人:白雪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工作。
内容:讲述一个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
三、题目:双氧水丰富多彩的化学反应,地点:艺术宫300座
讲座人:David G. Evans教授
内容:David教授通过演示十个化学实验的神奇效果,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深奥的化学原理用通俗易懂和趣味奇幻的形式进行了重新诠释,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具体参见网页
http://www.goto.buct.edu.cn/ainfo.asp?id=404
四、题目:引力波及其探测,地点:学术报告厅(200座)
讲座人:梁灿彬(北师大物理系退休教授 博导)
内容:⑴通俗易懂地告诉你什么是引力波。
⑵虽然引力波像幽灵般难以捕捉,但其极端微弱的潮汐效应仍然“泄露天机”,被人类用“激光干涉”的手段“捉到”。本讲座将帮你形象地理解潮汐效应和激光干涉的原理,不难!
⑶两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摆开阵势,守株待兔,果有斩获!本讲座将帮你形象地了解这两个天文台。
⑷这次的成功探测将开创一个“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让人类有望观测到我们宇宙的原初时段。
说明:通俗易懂,文科生也能大致跟上。
五、题目:阅读与人生,地点:图书馆
讲座人:晓航,原名蔡晓航,作家,电影人。曾获得过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奖 、人民文学奖。代表作《师兄的透镜》,其他主要作品《有谁为我哭泣》、《当兄弟已成往事》、《当情人已成往事》、《当鱼水落花已成往事》、《努力忘记日落时分》、《送你一棵凤凰树》、《断桥记》、《所有的猪都到齐了》等。
内容:晓航跟大家一起讲述阅读与人生的故事。更多详情,可百度。
六、题目:何以中国——考古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地点:100座
讲座人:许 宏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博主“考古人许宏”。主要科普著作:《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三联书店,2014年)
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转型,在学术上寻根问祖,解答何以“中国”——古今中国的路向及其动因的问题,成为学者与公众关注的热门议题。其中的“中国”诞生史,由于学界的努力,更由于民族精神唤起的需求,被不断地上溯、提前。考古学这门看似冷僻避世的学科成为热点。
考古人是如何通过解读无字地书,来迫近历史的真实?中国文明是何时何地如何起源,又有着怎样的早期发展历程与特质?如何从全球文明史的视角看待中国文明的初兴?考古学家许宏近年所关注思考的,正是上述问题。本讲座将带你进入那段历史的深处,讲述中国诞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