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验班项目】
新闻
稳步推进 优化落实-2012项目工作推进及构想
信息来自: 发布时间:2013-05-06 点击量:
1
稳步推进 优化落实
——项目式学习实验班2012年课程实施与进一步构想
一、2014届和2015届项目课程实施与调研
(一)2014届
1.项目实施
2014届在完成高一3、4学段不同方向的项目后,按照高二1、2学段项目课程方案,2014届(高二年级)完成了1、2学段项目的实施。
工程与技术方向完成了《飞针穿鸡蛋》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电磁学动力或机械动力将缝衣针以一定的初速度发射出去,并能射穿鸡蛋。需要学生将高中所学的电磁学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并对机械加工有一些了解。从最初的项目设计看,先应确定电磁动力的原理,再设计实施方案并加工制作,最后射击检验。从项目进展情况看,电磁动力的原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情况下都是先实践,再探究其中的原理,进而找到更好的方案。
物质与材料方向以“化学学科中的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科中微生物”知识为核心完成了《保水材料》项目。该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合成出一种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性能的保水材料。首先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土壤吸水、保水能力以及对生物保水性能的研究,寻找适合作保水材料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明确所要合成的保水材料后,设计有机合成方案并进行有机合成,同时要对有机合成的转化率、保水材料的保水性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确定哪些因素影响保水材料转化率、保水性能、及微生物降解难易程度,如合成步骤对聚合度的影响、颗粒大小与保水性能的关系、聚合度与易降解性的关系等。最后针对需求,能够确定经济、高效的保水材料,并进行产品的包装和推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学习掌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合成方法,体验产品开发的完整过程,体会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向自然界学习的思想以及环境友好的意识。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以智能倒垃圾车的研究,结束了高二第1、2学段的项目学习。该项目的创意由来是学生在高一的第四学段的项目中提出的,整个项目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首先,学生自行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服务型机器人,将人类在生活中重复工作的事情,由机器人代为完成。因此学生想到了自动倒垃圾,在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后,分组设计机器人的行走与倒垃圾方法的方案,根据讨论方案,完成机器人车体部分与倒垃圾的方法。行走部分,机器人如何自行运动到指定倒垃圾的位置,并且要时时检测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倒垃圾部分,学生要解决如何运载垃圾,并利用何种方式将垃圾倒入垃圾筒,并保持车体的重心不会偏离。然后将两部分结合起来,加以实践最终完成研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学习掌握了程序控制与机械设计的结合,通过自选课题;自行设计开发的完整流程,体会设计制作的完整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对新事物的探究意识,及对项目研究的严谨性。
2.调研分析与反思
(1)调研分析
为深入了解2014届学生在项目课的收获和体会,优化原有项目,并为新项目的开设提供参考。项目组对2014届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以学生参加的不同方向的项目为基础,设置了从“非常同意”、“同意”、“说不清”、“不同意”四个选项。第1题至第31题调研题目如下。
1 我很喜欢项目课 |
17我对每个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 |
2我所在的小组很好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
18 项目课的训练会让我以后做事更严谨 |
3我在项目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
19每次项目课要做什么完全由老师确定,我并不太操心 |
4相比学科课程,项目课上学习的知识更不容易忘记 |
20项目课没有作业,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5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21项目课没有考试,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6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 |
22项目课给我的学习负担比较重 |
7项目课训练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23与项目课相比,我更喜欢学科课程 |
8项目课训练了我系统思考的能力 |
24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对问题有整体性考虑 |
9项目课训练了我查阅文献的能力 |
25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感 |
10项目课上我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
26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
11项目课上我与小组的同学合作愉快 |
27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严谨求真的态度 |
12我很清楚完成一个项目研究的程序步骤 |
28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 |
13项目课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项目 |
29对问题发散性的思考和新奇的想法就是创新 |
14项目课上研究的项目很有趣 |
30对一项技术进行深入的专研和改造就是创新 |
15我对课上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疑问 |
31在高精尖的大项目中才能有创新,我们的项目没有创新 |
16我愿意将项目课上的项目深入的做下去 |
分析1、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统计学生在A、B选项的人数百分数,反映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其结果如下(具体内容可参看附件1)。
|
1题 喜欢程度 |
2题 完成情况 |
3题 专业知识 |
4题 与学科比 |
5题 实验设计 |
6题 动手实践 |
|
A+B项 |
0.92 |
0.76 |
0.76 |
0.81 |
0.92 |
0.88 |
|
D项 |
0 |
0.08 |
0.12 |
0.04 |
0 |
0 |
|
|
7题 语言表达 |
8题 系统思考 |
9题 文献查阅 |
10题 自由发挥 |
11题 小组合作 |
12题 项目程序 |
|
A+B项 |
0.73 |
0.96 |
0.88 |
0.77 |
0.88 |
0.85 |
|
D项 |
0.08 |
0 |
0 |
0.08 |
0 |
0.04 |
|
|
13题 自主设计 |
14题 激发兴趣 |
15题 项目存疑 |
16题 愿意深入 |
17题 进展把控 |
18题 严谨态度 |
|
A+B项 |
0.77 |
0.85 |
0.73 |
0.73 |
0.77 |
0.77 |
|
D项 |
0.04 |
0.08 |
0.04 |
0.08 |
0.04 |
0.08 |
|
|
19题 教师主导 |
20题 压力不大 |
21题 压力不大 |
22题 负担较重 |
23题 与学科比 |
24题 整体思考 |
|
A+B项 |
0.38 |
0.77 |
0.69 |
0.15 |
0.19 |
0.92 |
|
D项 |
0.31 |
0.19 |
0.15 |
0.46 |
0.46 |
0.04 |
|
|
25题 创造灵感 |
26题 耐心坚持 |
27题 严谨求真 |
28题 团队合作 |
29题 发散新奇 |
30题 深入专研 |
31题 自我认可 |
A+B项 |
0.92 |
0.96 |
1.00 |
1.00 |
0.73 |
0.65 |
0.08 |
D项 |
0.04 |
0 |
0 |
0 |
0.19 |
0.15 |
0.65 |
分析2、
项目组对两个方向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表一:调查选项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选择的项目课 |
N |
均值 |
标准差 |
|
我很喜欢项目课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7 |
.488 |
化学与生物 |
11 |
3.36 |
.809 |
|
我所在的小组很好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
工程与技术 |
15 |
3.13 |
.990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982 |
|
我在项目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
工程与技术 |
15 |
2.73 |
.961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982 |
|
相比学科课程,项目课上学习的知识更不容易忘记 |
工程与技术 |
15 |
3.20 |
.941 |
化学与生物 |
11 |
3.36 |
.809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工程与技术 |
15 |
3.47 |
.640 |
化学与生物 |
11 |
3.55 |
.688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7 |
.61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27 |
.786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工程与技术 |
15 |
3.27 |
.704 |
化学与生物 |
11 |
2.91 |
1.221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系统思考的能力 |
工程与技术 |
15 |
3.33 |
.61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36 |
.505 |
|
项目课训练了我查阅文献的能力 |
工程与技术 |
15 |
3.33 |
.61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36 |
.809 |
|
项目课上我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
工程与技术 |
15 |
3.33 |
.724 |
化学与生物 |
11 |
2.73 |
1.104 |
|
项目课上我与小组的同学合作愉快 |
工程与技术 |
15 |
3.47 |
.743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603 |
|
我很清楚完成一个项目研究的程序步骤 |
工程与技术 |
15 |
3.07 |
.884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603 |
|
项目课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项目 |
工程与技术 |
15 |
3.33 |
.900 |
化学与生物 |
11 |
2.73 |
.647 |
|
项目课上研究的项目很有趣 |
工程与技术 |
15 |
3.40 |
.632 |
化学与生物 |
11 |
2.73 |
1.009 |
|
我对课上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疑问 |
工程与技术 |
15 |
2.80 |
.862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751 |
|
我愿意将项目课上的项目深入的做下去 |
工程与技术 |
15 |
3.07 |
1.163 |
化学与生物 |
11 |
3.00 |
.632 |
|
我对每个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 |
工程与技术 |
15 |
3.07 |
.799 |
化学与生物 |
11 |
2.73 |
.647 |
|
项目课的训练会让我以后做事更严谨 |
工程与技术 |
15 |
3.00 |
.756 |
化学与生物 |
11 |
2.91 |
1.044 |
|
每次项目课要做什么完全由老师确定,我并不太操心 |
工程与技术 |
15 |
2.00 |
1.000 |
化学与生物 |
11 |
2.36 |
.924 |
|
项目课没有作业,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工程与技术 |
15 |
3.00 |
1.000 |
化学与生物 |
11 |
2.64 |
1.206 |
|
项目课没有考试,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工程与技术 |
15 |
3.13 |
.743 |
化学与生物 |
11 |
2.45 |
1.293 |
|
项目课给我的学习负担比较重 |
工程与技术 |
15 |
1.60 |
.632 |
化学与生物 |
11 |
1.82 |
.874 |
|
与项目课相比,我更喜欢学科课程 |
工程与技术 |
15 |
1.73 |
.799 |
化学与生物 |
11 |
1.73 |
.786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对问题有整体性考虑 |
工程与技术 |
15 |
3.53 |
.640 |
化学与生物 |
11 |
3.27 |
.905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感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0 |
.50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18 |
.982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7 |
.61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64 |
.505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严谨求真的态度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7 |
.488 |
化学与生物 |
11 |
3.64 |
.505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 |
工程与技术 |
15 |
3.60 |
.507 |
化学与生物 |
11 |
3.45 |
.522 |
|
对问题发散性的思考和新奇的想法就是创新 |
工程与技术 |
15 |
2.87 |
.915 |
化学与生物 |
11 |
2.64 |
1.206 |
|
对一项技术进行深入的专研和改造就是创新 |
工程与技术 |
15 |
2.73 |
.799 |
化学与生物 |
11 |
2.45 |
1.036 |
|
在高精尖的大项目中才能有创新,我们的项目没有创新 |
工程与技术 |
15 |
1.33 |
.724 |
化学与生物 |
11 |
1.45 |
.522 |
表二:对样本进行t检验结果
Levene 检验 |
均值方程的t检验 |
||||||
F |
Sig. |
t |
df |
Sig. |
|||
<![endif]> | |||||||
我很喜欢项目课 |
假设方差相等 |
5.885 |
.023 |
1.190 |
24 |
.246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104 |
15.271 |
.287 |
||||
我所在的小组很好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
假设方差相等 |
.086 |
.771 |
-.124 |
24 |
.903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24 |
21.818 |
.902 |
||||
我在项目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
假设方差相等 |
.003 |
.959 |
-1.165 |
24 |
.25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161 |
21.436 |
.258 |
||||
相比学科课程,项目课上学习的知识更不容易忘记 |
假设方差相等 |
.079 |
.781 |
-.464 |
24 |
.647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475 |
23.303 |
.639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假设方差相等 |
.007 |
.932 |
-.301 |
24 |
.766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297 |
20.758 |
.769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 |
假设方差相等 |
1.448 |
.241 |
1.433 |
24 |
.16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379 |
18.397 |
.184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假设方差相等 |
5.702 |
.025 |
.944 |
24 |
.354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871 |
14.836 |
.398 |
||||
项目课训练了我系统思考的能力 |
假设方差相等 |
.603 |
.445 |
-.133 |
24 |
.89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38 |
23.649 |
.892 |
||||
项目课训练了我查阅文献的能力 |
假设方差相等 |
1.706 |
.204 |
-.109 |
24 |
.914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04 |
18.014 |
.918 |
||||
项目课上我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
假设方差相等 |
2.251 |
.147 |
1.693 |
24 |
.103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588 |
16.154 |
.132 |
||||
项目课上我与小组的同学合作愉快 |
假设方差相等 |
1.883 |
.183 |
1.043 |
24 |
.308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078 |
23.690 |
.292 |
||||
我很清楚完成一个项目研究的程序步骤 |
假设方差相等 |
.717 |
.405 |
-.372 |
24 |
.713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395 |
23.921 |
.697 |
||||
项目课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项目 |
假设方差相等 |
1.042 |
.318 |
1.899 |
24 |
.070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998 |
23.999 |
.057 |
||||
项目课上研究的项目很有趣 |
假设方差相等 |
1.295 |
.266 |
2.090 |
24 |
.047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948 |
15.663 |
.070 |
||||
我对课上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疑问 |
假设方差相等 |
.143 |
.709 |
-1.177 |
24 |
.251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203 |
23.195 |
.241 |
||||
我愿意将项目课上的项目深入的做下去 |
假设方差相等 |
9.199 |
.006 |
.172 |
24 |
.86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87 |
22.456 |
.853 |
||||
我对每个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 |
假设方差相等 |
.023 |
.880 |
1.157 |
24 |
.259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196 |
23.702 |
.244 |
||||
项目课的训练会让我以后做事更严谨 |
假设方差相等 |
3.438 |
.076 |
.258 |
24 |
.799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245 |
17.331 |
.809 |
||||
每次项目课要做什么完全由老师确定,我并不太操心 |
假设方差相等 |
.036 |
.850 |
-.945 |
24 |
.354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957 |
22.626 |
.349 |
||||
项目课没有作业,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假设方差相等 |
1.662 |
.210 |
.840 |
24 |
.409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815 |
19.149 |
.425 |
||||
项目课没有考试,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假设方差相等 |
9.374 |
.005 |
1.694 |
24 |
.103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562 |
14.809 |
.139 |
||||
项目课给我的学习负担比较重 |
假设方差相等 |
2.103 |
.160 |
-.740 |
24 |
.466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704 |
17.331 |
.491 |
||||
与项目课相比,我更喜欢学科课程 |
假设方差相等 |
.025 |
.875 |
.019 |
24 |
.98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019 |
21.904 |
.985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对问题有整体性考虑 |
假设方差相等 |
.354 |
.557 |
.862 |
24 |
.397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817 |
17.048 |
.425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感 |
假设方差相等 |
2.869 |
.103 |
1.419 |
24 |
.169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292 |
13.916 |
.217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
假设方差相等 |
.053 |
.819 |
.133 |
24 |
.89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38 |
23.649 |
.892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严谨求真的态度 |
假设方差相等 |
.092 |
.765 |
.154 |
24 |
.879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153 |
21.274 |
.880 |
||||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 |
假设方差相等 |
.230 |
.636 |
.714 |
24 |
.482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710 |
21.327 |
.485 |
||||
对问题发散性的思考和新奇的想法就是创新 |
假设方差相等 |
2.513 |
.126 |
.554 |
24 |
.584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531 |
17.947 |
.602 |
||||
对一项技术进行深入的专研和改造就是创新 |
假设方差相等 |
1.813 |
.191 |
.776 |
24 |
.445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745 |
18.159 |
.466 |
||||
在高精尖的大项目中才能有创新,我们的项目没有创新 |
假设方差相等 |
.069 |
.795 |
-.472 |
24 |
.641 |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496 |
24.000 |
.624 |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得到了如下结论:
结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除“项目课上研究的项目很有趣”这一项选择不同方向的学生调查结果有显著差异(Sig.为0.047,小于0.05)外,其他选项两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值均大于0.05)。
结论2:工程与技术方向的项目课留给学生的空间比较大,学生自主性更强,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求和实践,所以学生在动手实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收获更大,兴趣上也比较浓,对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要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也有很高的认同,若能将认知有效的转化为行为,必将促进学生有更大的飞跃式发展(红色为“工程与技术”表现出优势,绿色为“化学与生物”表现出优势)。
结论3:化学与生物方向的项目课更关注核心概念和知识,所以学生在此方面的收获更大,同时在实验设计、系统思考方面收获也略高于选择工程与技术方向的学生。由此说明,此方向的项目课学说最大的收获是思维逻辑上的收获,以至于他们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质疑,但是在实践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以及项目研究的自主性略逊于工程与设计方向的项目课程,这也可能和专业与学科特点有关。
结论4:通过表一可以发现,选择化学与生物方向的学生的调查结果(均值)的标准差明显高于另一方向的学生(蓝色标注部分),这说明,选择此方向项目课的学生的收获差异比较大。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选择项目课程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而是参考了其他因素,比如学生化学学科或生物学科成绩较弱,想通过项目课有所提高,此原因分析也与结论1相吻合;二是在小组合作中表现不一致,收获也不同。
(2)反思与启示
① 总体上:学生对项目课程还是非常认可的,达到课程的既定目标。
A 学生认可程度
从1题可以看出,92%学生喜欢项目课,8%的学生说不清。从31题可已看出,有92%学生认为自己的所完成的项目有创新。从4题、14题、23题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喜欢项目课的程度超过了学科课程,认为项目课很有趣。
B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从5题、6题、8题、9题、11题、12题可以看出,有超过85%的学生认为通过项目课程,自己的“实验设计”、“动手实践”、“系统思考”、“文献查阅”、“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的程序”等能力都有所提升。
C 激发学生对自我发展的引导
从24题、25题、26题、27题和28题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整体性思考”、“耐心和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团队合作”等品质是完成项目所需的品质,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启迪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② 需要进一步思考
A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学生能力培养和认识方面有待完善,如语言表达只有73%学生认为该方面有所提升(参考7题数据)。在对于“什么是创新”的问题方面,也有部分学生的认识有比较狭隘,如“问题发散性的思考和新奇的想法就是创新”和“一项技术进行深入的专研和改造就是创新”占学生人数的73%和65%(参考29题和30题)
B 学生自主的空间
从10题、17题、19题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是否可以进一步开放。
C 项目互补
根据两个方向比较结果,如何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科学合理设置项目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都有待于工作组进行深入研究。
(二)2015届(高一年级1、2学段)
1.课程实施
在2014届基础上,以有效性为目的,2015届优化了部分项目基础课程。
案例1: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教学过程设计了三个环节,即“全面了解——感受经典——小试牛刀”。“小试牛刀”教学环节的变化如下:
分析:
(1)95%左右学生对自己在实验技术与理论课程中的 “实验设计能力”、“专业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小组合作”、“操作能力”、“新奇想法”和“激发学科兴趣”7个方面的提升感到满意,其中100%学生认为“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训练了我操作能力”。93%学生“整体喜欢”实验技术与理论课程。
(2)87%学生认为“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于其他能力,满意度相对较低。
(3)以上问题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方向和班级之间表现出差异。
3.反思与启示
(1)针对项目基础课程I中学生提出对项目课时间安排的意见,在实践中项目组要注重与学生的及时沟通,确保学生对项目课的安排心中有数。
(2)在“实验技术与理论”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的调动,让学生在掌握实验技术的同时,更多进行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3)教师对实验技术与理论课程功能的认识还有待于提升。
二、2014届和2015届项目班整体工作的推进
在项目班的整体推进中,除项目课程外,项目组还为项目班构建了其他课程系列,培养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预备人才。
1.激发学生内驱力,关注价值引导,关注合作与表达,培养实践智慧的科学人。
2013年项目班学生部分活动
届数 |
时间 |
活动 |
2014届 |
2月25日 |
走进天安门国旗中队 |
5月28日 |
IBM工程师走进项目班 |
|
6月7日——8日 |
走进延庆香营中学 |
|
6月30日—7月7日 |
走近敦煌-酒泉科技之旅 |
|
10月15日 |
与密西根大学教授讨论项目课(交流与表达) |
|
10月22日 |
“读科学发展史 品科学的真谛 ”读书交流 |
|
11月23日 |
项目中期交流 |
|
2015届 |
9月1日 |
“做一个实践智慧之人”入学教育 |
10月22日 |
“读科学发展史 品科学的真谛 ”读书交流 |
|
10月29日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
|
12月26日 |
创意与大创意 |
|
1月24日 |
动手实践交流与展示(高一高二合作) |
在课程构建中,工作组特别关注高一项目班与高二项目班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长的作用,努力搭建以科会友的平台。本学期开展的《读科学发展史 品科学的真谛》读书交流会和“动手实践与交流”就是跨年级、跨班级的交流活动。
2. 构建与实施思维课程
(1)德布诺思维课程的引入
项目组试图将德布诺思维课程引入到项目班,用以提升学生思考力。本学期邀请德布诺少儿教育项目总监周雪菲老师与项目组的教师进行了部分思考技能交流,项目组教师尝试使用个别思考技能。
(2)校本探索:冲破思维障碍 感悟思维真谛
通过实践活动方式,体会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系统思考以及良性竞争、团队合作等重要品质。
(3)艺术课程的改革:高一项目班开设创意设计课程
我校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吴学夫教授的指导下,以吴教授《创意思维训练》课程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学的教学特点、高中美术教学大纲以及项目班学生特点构建了我校的项目班的创意思维课程。
本学期的课程如下
阶段 |
课程名称 |
教学目标 |
第一阶段 |
美术起始课 |
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
第二阶段 |
左右脑思维转换训练 |
学生能够不止使用抽象的、逻辑的左脑思维,也能够使用感性的、直觉的右脑进行思维 |
第三阶段 |
感觉训练 |
音乐的视觉表达、味觉的视觉表达、心理感受的视觉表达 |
第四阶段 |
图形创意训练 |
1+1>2的图形整合创意练习 |
第五阶段 |
创意的综合手段表现 |
用绘画、雕塑、影像等手段体现创意思维 |
本课程对传统高中美术课进行了改革,以现代艺术为切入点,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工艺、摄影与摄像等模块加以整合,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作用是引导和启发,打破了以往老师画范画,学生临摹,以专业技法为重的传统美术教育形式,给与学生最大的创作空间,学生艺术创作的材料也不仅限于纸和笔,而是采用木、金属、胶片、影像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式,甚至利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创作,艺术实践活动有了更多触觉型体验和更大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的反馈如下:
你认为美术创意思维训练课对你哪些方面的进步有帮助?(总数人:58人)
三、项目课程的进一步设想
1.围绕各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学生能力培养,系统构建高一至高二项目
经过将近一轮次的探索,各方向在高一3、4、高二1、2、3、4的6个学段中需要系统思考,围绕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寻求合适的情境,构建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主题。“物质与材料”方向在第一轮次探索中提出的4个主题,准确抓住了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难点,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段 |
项目 |
核心概念和原理 |
高一2学段 |
朴雪口服液中Fe元素含量测定 |
Fe2+和Fe3+的性质;氧化还原规律 |
高一3学段 |
保护金属 |
典型金属性质;氧还规律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高一4学段 |
空气质量 |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
高二1、2学段 |
保水材料 |
有机化学 |
高二3、4学段 |
缓冲溶液 |
化学平衡 |
“经过探索和实践,建立起项目库,在每个方向开发若干个项目围绕同一个核心概念或原理,学生可根据兴趣和水平选择项目进行学习”。这是项目课程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第一轮次的项目课程推进中,构建项目是项目组的主要任务。在新一轮的项目课程中,项目组将继续追踪项目课程的构建、实施与评价,以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为着眼点,以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增加《数学建模》方向
2年的实践证明,项目班前期在科学领域的项目课程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质疑思辨、创新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美国在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中对科学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建议:1)通过核心概念(core ideas)的组织进行科学教育内容的建构;2)通过实践进行核心概念的有效学习。该建议也强调了核心概念与实践联系的重要性,与我们的项目课程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而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理念的首位关键词“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突出了培养科学思考力应作为科学探究教学的核心目标,强调动脑的重要性。“科学工作者依据已有理论设计实验或观测活动,结合收集到的证据重新审视理论,或证伪、或延展、或修改,以建构一致性更高、解释力更强的新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辅以概念建模或数学建模,简化理论表达,梳理数据以凸显规律”。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思想在项目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客观原因:项目班学生人数从27人增加为58人,原有的项目方向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探索中,增加《数学建模》方向的项目课程,一方面通过项目课程解决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同时提升学生构建科学解释的能力。
3.扩展《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的内容
除了机器人方向之外,在技术方面增加项目的综合度,开发“桥梁模型设计”等项目,满足在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感兴趣的学生的需求。
4.构建项目基础课程《创意思维课程》
借助于校外专家资源,继续探索项目基础课程《创意思维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北京师大二附中项目班工作组
2013年1月
附件1
2014届项目式学习实验班项目课程培训调查问卷及结果
同学,你好!
高二第一学期的项目课已经接近尾声,你已经经历了高一和高二项目课的学习,为调查该课程的完成情况,特编制此问卷。你的意见和看法将对项目实验班的项目课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认真阅读每一条,根据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在“非常同意”至“不同意”选项间选择,在对应选项格内划“√”。
非常同意 |
同意 |
说不清 |
不同意 |
|
1 我很喜欢项目课 |
||||
2我所在的小组很好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
||||
3我在项目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
||||
4相比学科课程,项目课上学习的知识更不容易忘记 |
||||
5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
6项目课训练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 |
||||
7项目课训练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
8项目课训练了我系统思考的能力 |
||||
9项目课训练了我查阅文献的能力 |
||||
10项目课上我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
||||
11项目课上我与小组的同学合作愉快 |
||||
12我很清楚完成一个项目研究的程序步骤 |
||||
13项目课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项目 |
||||
14项目课上研究的项目很有趣 |
||||
15我对课上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疑问 |
||||
16我愿意将项目课上的项目深入的做下去 |
||||
17我对每个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 |
||||
18 项目课的训练会让我以后做事更严谨 |
||||
19每次项目课要做什么完全由老师确定,我并不太操心 |
||||
20项目课没有作业,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
21项目课没有考试,所以学习压力不大 |
||||
22项目课给我的学习负担比较重 |
||||
23与项目课相比,我更喜欢学科课程 |
||||
24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对问题有整体性考虑 |
||||
25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感 |
||||
26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
||||
27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有严谨求真的态度 |
||||
28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 |
||||
29对问题发散性的思考和新奇的想法就是创新 |
||||
30对一项技术进行深入的专研和改造就是创新 |
||||
31在高精尖大项目中才能有创新,我们的项目没有创新 |
2.你在高一、高二年级所选择的研究项目分别是:
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项目课上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项目课的建议和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
1题 喜欢程度 |
2题 完成情况 |
3题 专业知识 |
4题 与学科比 |
5题 实验设计 |
6题 动手实践 |
|
工程与技术 |
1.00 |
0.73 |
0.67 |
0.80 |
0.93 |
0.93 |
|
生化方向 |
0.82 |
0.82 |
0.82 |
0.82 |
0.91 |
0.82 |
|
平均A+B项 |
0.92 |
0.76 |
0.76 |
0.81 |
0.92 |
0.88 |
|
平均D项 |
0 |
0.08 |
0.12 |
0.04 |
0 |
0 |
|
|
7题 语言表达 |
8题 系统思考 |
9题 文献查阅 |
10题 自由发挥 |
11题 小组合作 |
12题 项目程序 |
|
工程与技术 |
0.87 |
0.93 |
0.93 |
0.87 |
0.87 |
0.86 |
|
生化方向 |
0.64 |
1.00 |
0.82 |
0.64 |
0.91 |
0.91 |
|
平均A+B项 |
0.73 |
0.96 |
0.88 |
0.77 |
0.88 |
0.85 |
|
平均D项 |
0.08 |
0 |
0 |
0.08 |
0 |
0.04 |
|
|
13题 自主设计 |
14题 激发兴趣 |
15题 项目存疑 |
16题 愿意深入 |
17题 进展把控 |
18题 严谨态度 |
|
工程与技术 |
0.87 |
0.93 |
0.67 |
0.67 |
0.87 |
0.87 |
|
生化方向 |
0.64 |
0.73 |
0.82 |
0.82 |
0.64 |
0.64 |
|
平均A+B项 |
0.77 |
0.85 |
0.73 |
0.73 |
0.77 |
0.77 |
|
平均D项 |
0.04 |
0.08 |
0.04 |
0.08 |
0.04 |
0.08 |
|
|
19题 教师主导 |
20题 压力不大 |
21题 压力不大 |
22题 负担较重 |
23题 与学科比 |
24题 整体思考 |
|
工程与技术 |
0.33 |
0.80 |
0.80 |
0 |
0.07 |
0.93 |
|
生化方向 |
0.45 |
0.64 |
0.55 |
0.27 |
0.18 |
0.91 |
|
平均A+B项 |
0.38 |
0.77 |
0.69 |
0.15 |
0.19 |
0.92 |
|
平均D项 |
0.31 |
0.19 |
0.15 |
0.46 |
0.46 |
0.04 |
|
|
25题 创造灵感 |
26题 耐心坚持 |
27题 严谨求真 |
28题 团队合作 |
29题 发散新奇 |
30题 深入专研 |
31题 自我认可 |
工程与技术 |
1.00 |
0.93 |
1.00 |
1.00 |
0.80 |
0.67 |
0.13 |
生化方向 |
0.82 |
1.00 |
1.00 |
1.00 |
0.64 |
0.64 |
0 |
平均A+B项 |
0.92 |
0.96 |
1.00 |
1.00 |
0.73 |
0.65 |
0.08 |
平均D项 |
0.04 |
0 |
0 |
0 |
0.19 |
0.15 |
0.65 |
附件2
“对一个物理现象的研究”评价表
小组成员:
评价内容及标准
评价内容及标准 |
小组实际得分 |
||||
好 |
有不确定因素 |
不好 |
|||
实验研究法 |
结论 |
10 |
8 |
5 |
|
假设 |
20 |
15 |
10 |
||
实验方案 |
20 |
15 |
10 |
||
预期成果 |
10 |
8 |
5 |
||
合作性 |
20 |
15 |
10 |
||
表达 |
20 |
15 |
10 |
||
总分 |
|||||
对该小组的建议 |
评审小组成员签字
2012年9月11日
附件3
2015届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实验技术与理论调查结果
学生总人数:29+26=55人 调研时间:2013年1月
非常同意 |
同意 |
说不清 |
不同意 |
|
1 整体上我很喜欢“实验技术与理论”课程 |
37 |
14 |
3 |
1 |
2 我很喜欢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 |
24 |
28 |
3 |
0 |
3 我很喜欢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 |
39 |
12 |
4 |
0 |
4 我很喜欢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 |
29 |
21 |
5 |
0 |
5 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提高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31 |
21 |
3 |
0 |
6 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提高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28 |
23 |
4 |
0 |
7 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提高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41 |
12 |
2 |
0 |
8 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提高了我的实验设计能力 |
26 |
21 |
8 |
0 |
9 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我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 |
35 |
17 |
3 |
0 |
10 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上我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 |
30 |
21 |
4 |
0 |
11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上我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 |
40 |
13 |
2 |
0 |
12 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上我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 |
28 |
21 |
6 |
0 |
14 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20 |
28 |
6 |
1 |
15 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21 |
24 |
9 |
1 |
16 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26 |
23 |
6 |
0 |
17 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
17 |
23 |
12 |
3 |
18 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自主思考能力 |
37 |
17 |
1 |
0 |
19 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自主思考能力 |
32 |
21 |
2 |
0 |
20 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自主思考能力 |
43 |
11 |
1 |
0 |
21 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提升了我自主思考能力 |
30 |
19 |
6 |
0 |
22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关注小组合作 |
42 |
12 |
1 |
0 |
23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关注小组合作 |
41 |
11 |
3 |
0 |
24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关注小组合作 |
45 |
8 |
2 |
0 |
25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关注小组合作 |
27 |
14 |
11 |
0 |
26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训练了我操作能力 |
47 |
8 |
0 |
0 |
27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训练了我操作能力 |
46 |
9 |
0 |
0 |
28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训练了我操作能力 |
47 |
6 |
1 |
1 |
29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训练了我操作能力 |
43 |
10 |
2 |
0 |
30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产生了新奇的想法 |
29 |
25 |
1 |
0 |
31 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产生了新奇的想法 |
29 |
20 |
6 |
0 |
32 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产生了新奇的想法 |
33 |
19 |
3 |
0 |
33 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让我产生了新奇的想法 |
25 |
21 |
8 |
1 |
34整体上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 |
37 |
15 |
3 |
0 |
35物理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激发了我对物理的兴趣 |
31 |
19 |
5 |
0 |
36化学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激发了我对化学的兴趣 |
42 |
9 |
3 |
1 |
37生物实验技术与理论课激发了我对生物的兴趣 |
39 |
8 |
7 |
1 |